瑞昌市:紧盯农资市场 护航春耕生产 | |||||
|
|||||
“农资主要进货渠道有哪些?库存数量充不充足?销售情况如何?”近日,瑞昌市纪委监委紧盯春耕生产重点环节,在码头镇农资商店开展“下沉式”监督走访,了解春耕备耕情况。 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、放心肥、放心药,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、市场监督管理、公安等部门,深入农资生产企业、批发市场、零售网点及田间地头,重点围绕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农机具等农资产品的质量认证、价格公示、购销台账等情况开展靶向式监督,严查掺杂造假、虚标含量、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,并实地查看了农资存储仓库,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、不涨价、不售假,为农民提供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。 为提升监督执纪精准度,该市纪委监委联合执法部门开展农资抽样检测行动,推广溯源追踪监管手段,并采用“日常巡查+突击检查”与“线上监测+线下摸排”相结合的方式,构建起常态化监管机制。联合检查开展以来,全市共发放农资安全宣传资料900余份,监督检查农资经营单位32家次,对农药经营档案不健全的3家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。 经核查,目前全市已储备水稻110余吨,玉米32余吨,棉花11余吨、化肥6000余吨、农用地膜230余吨、农药70余吨等,全市农资市场整体供需平衡,价格平稳,农资储备充足,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。但也发现了部分经营场所证照不按规定上墙、过期农资下架不及时等问题,市纪委监委实时跟进,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立行立改,为春耕生产疏通堵点。同时联合农业农村局开通农资投诉专线,畅通举报渠道,发动群众参与监督,形成“行业监管+群众监督+纪委跟进”的立体化“监督网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依法查办农资违法案件4件,没收假劣农资11.5公斤,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.5万元。 “春耕备耕关乎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,是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关键。”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围绕农资供应保障、惠农政策落实等重点环节加大监督力度,主动靠前服务,切实保护农户利益,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推进。(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协助供稿) |
||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本页】 |